把三大史诗工程做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024-10-01 7 0

三大史诗传承人不仅介绍了各自的传承学习情况, 而且现场演述了史诗。孙文振摄

三大史诗传承人不仅介绍了各自的传承学习情况, 而且现场演述了史诗。孙文振摄

三大史诗传承人不仅介绍了各自的传承学习情况, 而且现场演述了史诗。孙文振摄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多民族史诗传统的赓续和发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承办的 「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工作会议」 于 5 月 24 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是中国社科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 「中国史诗学」 建设项目组的年度重大计划之一。全国 《格萨 (斯) 尔》 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李培林在会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大史诗的重视和肯定,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定位、新要求和新的发展路径。史诗传承人和科研工作者要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把三大史诗工程做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代表性传承人和科研工作者的使命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一生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演述格萨尔。」 国家级非遗项目格萨 (斯) 尔代表性传承人才智说。

  51 岁的才智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的牧民。 2013 年,他被命名为 「《格萨尔》 圆光艺人」 。他借助圆光浅象绘制了 100 多幅唐卡,今年将会整理成册出版。

  85 岁的内蒙古巴林右旗国家级传承人金巴扎木苏,从 1982 年起开始为相关科研机构、研究者、广播电台录制 《格萨 (斯) 尔》,至今,他演唱了 40 多万诗行的 《格萨 (斯) 尔》 。在会议当天展出的 《格斯尔全书》 里,有两大本是他演唱的,加起来是 16 开本 3000 多页。

  「金巴扎木苏老师既能演唱 《格萨 (斯) 尔》 史诗,又能演唱乌力格尔。他是组织情节的大师,更是故事的拆装大师。」 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乌·纳钦说。

  《玛纳斯》 是新疆柯尔克孜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巅峰。世界上能够演唱完整 8 部 《玛纳斯》 的只有著名的居素甫·玛玛依大师。

  88 岁的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胡振华,1951 年从山东大学俄罗斯语专业毕业后,响应祖国号召,到中央民族学院学习维吾尔语,两年后又到新疆学习柯尔克孜语。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学习的一年时间里,他与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78 年,他把居素甫·玛玛依接到中央民族大学,进行了一年时间的 《玛纳斯》 抢救。 「除第二部外,《玛纳斯》 其余 7 部都是在我校抢救下来的。」 胡振华说。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荣休研究员郎樱回忆说,自己大学毕业后,到新疆阿图什的玛纳斯工作组参与了 9 个多月的 《玛纳斯》 翻译工作。 「那段时间,我和居素甫·玛玛依朝夕相处。从此,我走上了研究道路。」 郎樱说。

  来自新疆阿合奇县哈拉齐乡的传承人阿不都别克·俄斯钦,以及乌恰县黑孜苇乡的传承人江努日·图日干巴依,是当今最活跃的两位代表性玛纳斯奇。 「我在学唱 《玛纳斯》 时,就是根据居素甫·玛玛依大师的唱本背诵和记忆的。我还受到过大师的指点和培养,对他一直深怀敬意。」 阿不都别克说。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代表性传承人道尔吉·尼玛,其祖父是大名鼎鼎的 《江格尔》 国家级传承人加·朱乃,也是世界上演唱 《江格尔》 部数最多的人,一生演唱了 30 多部篇章。 「我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耳濡目染,对 《江格尔》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爷爷的悉心指导下学会了演唱 《江格尔》 。」 道尔吉说,「我决心遵照爷爷的遗嘱,把 《江格尔》 好好地传承下去。」 道尔吉说。

  「我们祖国强,我们的民族文化就强;国家繁荣发展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有希望。」 民族文学研究所荣休研究员杨恩洪说,「我们要保护传承人和艺人,他们是我们的国宝。」

  科研工作者共话史诗传承与发展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荣休研究员仁钦道尔吉研究蒙古史诗已有 60 多年。 「虽然 《江格尔》 史诗很多诗章已经出版,但民族文学研究所搜集的 7 万诗行还没出版,希望加紧时间出版。传承人需要国家大力培养,需给予其经费支持,为其营造学习的环境。」 仁钦道尔吉说,当前,通过影视剧、网络和动漫等形式宣传 《江格尔》 已经很成功,他希望还能将 《江格尔》 排演成歌舞剧,译成汉语和英文,以便在国内外都能更好地宣传 《江格尔》 。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教授塔亚介绍说,内蒙古 《格斯尔》 抢救保护工作经历 3 个阶段:上世纪 50 年代,在中宣部组织下对 《格斯尔》 进行了征集和研究。上世纪 80 年代,在中宣部、全国格萨 (斯) 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推动下成立了专门机构,完成了两个 「五年规划」 。 「十二五」 期间,内蒙古继续开展 《格斯尔》 抢救保护工程,财政投入 1300 多万元,共推出了 37 项研究课题,完成了田野调查、收集资料、出版系列丛书等一系列工作。塔亚建议,有关部门最好能制定一个史诗保护的实施办法,这将成为地方进一步推动工作的 「尚方宝剑」 。

  年轻学者、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央吉卓玛的研究方向是 《格萨尔》 史诗,她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参与过 《格萨尔》 史诗的笔录和缮写工作。 「在玉树,无论是在节庆场合,还是日常生活中,《格萨尔》 都能以灵活的表现形式出现。它之所以在藏族聚居区乃至其他民族中拥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得益于史诗传统的承载者和实践者的不懈努力。」 央吉卓玛号召新时代的青年学者,当以 「继往圣绝学」 为己任,为史诗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让史诗在新时代呈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在新时代,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使史诗类非遗能够体现出当代价值,能够服务当代人民,服务当代生活?如何破解难题,以科学的方式使史诗演述传统活态地传承下去?

  「解决这些问题,既是责任,也是课题,我们唯有更加努力。」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说,「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凝聚共识和力量,才能推动三大史诗活态传承,呈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及其前身在抢救、整理、研究三大史诗方面作了许多努力。据该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邱运华介绍,今年他们将启动两件工作:其一,6 月底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和自治区民协共同主办玛纳斯史诗专题会议,并到伊犁开展玛纳斯史诗现场调研活动;其二,启动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 「史诗卷」 的编纂工作,这是 2017 年中办、国办发布的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中所列出的重大工程之一。

  「以往,我们在民间文学搜集整理过程中做过三大史诗相关工作,但是尚未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工程。我们希望 『史诗卷』 能以完整的面貌,把中华各民族的史诗传统体现出来,并以当代学术研究的水准呈现出来。」 邱运华说。

  「这些年,三大史诗相关工作形成了热潮,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宏大的规模把史诗中最典型、最有艺术魅力的民间文学整理出版,这是很振奋人心的事情。」 全国 《格萨尔》 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说。

  【延伸阅读】

  我国三大史诗  抢救、保护及研究工作成果

  格萨 (斯) 尔

  「十二五」 期间,我国格萨 (斯) 尔文化保护的基本思路为:以民间为基础,以政府为后盾,以学界为智库的三重互动模式。经过 5 年多的努力,格萨 (斯) 尔文化的这一保护实践模式和运行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在民间层面,各社区先后建立了说唱传习学校、艺人演唱厅,陆续成立了艺人协会、色达格萨 (斯) 尔藏戏团、童声合唱团、达日县森姜珠牡俊女藏戏团、果洛藏族自治州 「马背格萨 (斯) 尔藏戏队」 、巴林右旗 「格斯尔奇乐队」 等社区组织。每年夏天,各地都会举办艺人演唱会、赛马会、那达慕、摔跤和射箭比赛。

  在政府层面,玉树、果洛、那曲、甘孜色达县等地都树立了 「格萨 (斯) 尔文化兴州、兴县」 战略,每年举办文化艺术节, 组织民间格萨 (斯) 尔文艺团体进行文艺汇演、朗诵或艺人说唱赛、赛马会,筹资兴建艺术中心、展示馆,恢复修建格萨 (斯) 尔文化的有形遗迹。

  在学界和地方政府的联动层面,先后建立了 5 个长期观察和监测的格萨 (斯) 尔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西藏和青海果洛州、内蒙古巴林右旗已建立并开通史诗和艺人数据档案库;「格萨 (斯) 尔的抢救保护与研究」 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目前已经收集 298 种、 130 多卷木刻本资料,6000 多小时磁带和录像带,出版了 120 多部格萨 (斯) 尔著作,形成了 300 多人的研究队伍。

  玛纳斯

  2007 年,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政府联合,在阿合奇县建立 《玛纳斯》 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 10 多年来,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每年赴阿合奇县进行田野作业,对当地的 《玛纳斯》 传承、文化、历史、口头传统、人文旅游等现状进行全方位的调研。目前,我国共有各年龄段玛纳斯奇 60 多名。

  江格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15满族剪纸 ——剪、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民族艺术
2024-11-15酥油花
2024-11-15土族盘绣
2024-11-15维吾尔族刺绣
2024-11-15瑶族刺绣
2024-11-15彝族 (撒尼) 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