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身边的彝剧团

2024-10-02 13 0

  「老表,你家的新房住进去的时候要请我们来呦!」 昙华山彝剧团团长、昙华乡彝剧传习所所长李素娟跟一位正在盖新房的村民打起了招呼。 「你们要多点人来呦,不然就恼火喽。」 村民幽默地回答。

  李素娟所在的昙华山彝剧团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走出来的一个地方剧团。 1956 年,麻杆房俱乐部在大姚县昙华山成立,杨森等一批彝族青年运用歌、舞、剧三者相结合的形式,创作演出了用彝语、彝调、彝舞表演的文艺节目。之后,杨森等人又创作编排了彝剧 《曼么与玛若》,参加了 1962 年的云南省首届民族戏剧会演,获得了成功。 1984 年楚雄州组建了专业的彝剧团。大姚县多次举行彝剧学术讨论会,出版了 《彝剧资料汇编》 。在舞蹈、服装、布景等方面保留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彝剧表演者还吸收其他戏剧艺术的长处,以丰富彝剧的艺术表现力。 2008 年 6 月 7 日,大姚县申报的 「彝剧」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剧如同千里彝山盛开不败的马缨花一样越开越艳。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昙花乡的中国彝剧传习所前矗立着中国彝剧创始人杨森的塑像

  李素娟团长介绍说:「我们剧团每年有 20 多场演出,每场收入有 2000 多元。谁家办婚事、盖新房子,我们都会去表演,我们就是要让彝族老百姓的快乐延续下去,让彝剧进一步得到推广和传承,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民族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彝剧民间剧团在创收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给彝族同胞的精神生活增添了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

农闲的时候剧团成员常常在田间地头进行排练,那里是他们最熟悉的舞台

大姚县昙花乡文化馆里展示的彝剧演出用的月琴

  记者在采访期间正值大姚县彝剧团参加云南省文化厅举办的 2018 年第一季度云南省传统戏剧曲艺会演活动,大姚县相关部门表示将以这次曲艺会演作为 「大姚彝剧」 传承和保护的一个新开端,大姚县将以打造 「文化旅游名县」 为突破口,把 「大姚彝剧」 等具有深刻民族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地方彝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更好地融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之中,积极为旅游产业发展搭建好平台,以实现资源优势的较快转变及文化和旅游的互动双赢。

昙华山彝剧团赶往当地老乡家演出,演出的剧目大多是反映家庭生活和劳动爱情的故事,贴近农村群众的生活,亲切自然,深受人们的喜爱

昙华山彝剧团在农户家中演出

昙华山彝剧团要继续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彝剧发扬传承下去,让彝剧之花重开彝族之乡

  这样一幅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和谐美景在彝族山区的冬日暖阳下真可谓养眼又暖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15满族剪纸 ——剪、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民族艺术
2024-11-15酥油花
2024-11-15土族盘绣
2024-11-15维吾尔族刺绣
2024-11-15瑶族刺绣
2024-11-15彝族 (撒尼) 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