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鼓舞

2024-10-08 17 0

  拨郎鼓,藏语称 「莎姆」,巴郎鼓舞,藏语称 「莎姆舞」,藏语意为在广场上表演的一种祈祷平安的舞蹈,是流行于甘肃省卓尼县藏巴哇、柏林和洮砚乡境内的一种古典锅庄舞,因其使用的击打方式颇似货郎用的拨郎鼓,故汉语称巴郎鼓舞。

  巴郎鼓舞在卓尼境内流传始于公元 8 世纪前后,历史悠久。卓尼处在 「唐蕃古道」 上,巴郎鼓舞的起源与古羌人的原始祭祀活动和吐蕃宗教法舞有着密切的关系。藏巴哇地区有洮砚、柏林、藏巴哇三乡,而 「藏巴哇」 即西藏后藏人之意。据当地口传历史记载,其先祖在吐蕃时期或稍晚一些随军迁徙到此,并繁衍下来,将后藏的舞蹈与当地的风俗习惯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巴郎鼓舞。歌词以敬神、祝福吉祥为开端。表达对自然的崇拜,称赞地方富裕宽广,祈求一年吉祥如意、平平安安、风调雨顺,每年正月时期表演。

  表演开始前,「莎姆场」 中心燃起篝火,摆放桌椅板凳,这是年长者的位置,他们负责掌管活动。年轻人负责倒茶斟酒。天近黄昏时,全村人都到齐了,由一执事宣布表演开始。 「莎姆队」 围着篝火,摇着巴郎鼓,翩翩起舞。首先唱序曲 「及柔」,接着跳 「苦松加里」,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各跳三圈;之后边跳边唱 《沙楼梅娄》,意为 「莎姆」 正文开始。以下依次是 「春芽撒」 、 「春柱」 、 「尼给刀羊」 等。歌词内容有庆贺丰收、互道节日愉快的祝辞;有歌颂家乡自然美景、好人好事的;也有针砭时弊的;有的则是猜谜式的 「盘歌」 。一直唱到夜阑更深,雄鸡报晓,东道主将 「莎姆队」 请进大厅里,各家将丰盛的节日食品及青稞酒端出来款待客人。主人代表举起酒杯唱问 「龙够」 、 「撒玛鲁」(饭歌) 、 「扎玛鲁」(酒歌),客人立刻以歌回答,彼此对唱。举行告别仪式,跳 「盖路」,互祝来年丰收吉祥。巴郎鼓舞粗犷健美,具有铿锵劲健的节奏感和浓郁浪漫的地方民族特色。

  目前卓尼县境内会唱跳巴郎鼓舞的表演者只有一至两名,且平均年龄在六十岁以上,青年一代的表演者多仅限于跳舞,且没有完整的唱词、唱腔;部分能正确发音、曲调合适的歌手,对于真正藏语歌词的含义完全并不知晓。现存词谱是根据早期加麻沟老人藏语发音记录的,但调式和曲词的含义已不为人知,鼓舞的传承工作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产业化、旅游资源配套开发等的鼓励和推动,鼓舞表演的服装、鼓面有很大的改动。同时,巴郎鼓舞在表演时间上不再仅限于正月表演。随着近年来老一代艺人们年老与辞世,青年艺人在农村的组织力和吸引力明显不足。除恰布、拿路、柏林 (汉) 、加麻沟、上下达勿等几个社区外,其它很多村子已经不再跳鼓舞了。

  

  

  编号:Ⅲ-91

  类别: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卓尼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15满族剪纸 ——剪、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民族艺术
2024-11-15酥油花
2024-11-15土族盘绣
2024-11-15维吾尔族刺绣
2024-11-15瑶族刺绣
2024-11-15彝族 (撒尼) 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