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古建筑——武宣粤东会馆

2024-10-09 13 0

  粤东会馆位于武宣县武宣镇西街 17 号,始建于 1721 年,这是一座砖木结构二进四合厢院的古建筑,门前有五级青线石坎,进门似有登高之意,出门有如居高临下。门楣上嵌有石碑一块,上刻楷书 「粵东会馆」,每字约 1 尺见方,笔迹清秀,是一座粤式风格的会馆式建筑。

  馆内设有前后两厅,左侧为走廊,直通后院。前厅两边摆有坐椅,左边置一尊一米多高的灰塑泥马,前有一尊马夫。前厅二楼上分为四间。因当时武宣只有少量简陋的平铺旅店二楼设有单间,是旅客住宿的地方。,而粤商比较讲究身份,凡来到武宣,就会到粤东会馆投宿、聚会和洽谈生意。

  前厅为过道,走过前厅便是铺着平平的青石板的天井,绕过天井进入会馆正殿,殿内有四根高大的石础木柱,顶分四向八码,支撑殿顶宽大的屋面瓦檐。正殿后壁神龛供奉着比真人大小的红脸美鬓关公的木座神像,脚穿将军虎头鞋,左脚踏龟背,右脚踏蛇腰。左有握剑关平、右有持刀周仑,气派威严。

  从明至清,当地一直流传着 「无东不成市」 的民谚,意为没有广东商人就没有买卖和市场。由于黔江水量大,四季可通航,货船上通柳州下通梧州、广州以至港澳南亚。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以及便利的水上交通,商客可用昂贵的洋货兑换当地低价的烟叶、红瓜子等土特产品和珍贵药材,这种高额利润吸引了外来商客。其中尤以广东汕头、潮州、梅县、揭阳及汕尾一带 (統称粤东) 商帮为盛。

武宣镇西街 17 号原粤东会馆旧址,1995 年拍卖改为民房

  老武中食堂 位于武宣县师范附小南面,城黔路边。始建于 1947 年,由邑绅黄肇熙、郭松年、黄伯瑶等出资建二层砖木结构一座,始招高中班,称高中楼。 1950 年改称 「武宣县中学」 。 1953 年,武宣、象县合并为石龙县后,更名为石龙县第五中学。 1962 年 4 月撤销石龙县建制后复名武宣县中学。 1977 年 6 月更名为县师范学校。 1979 年县投资在城北路新建校舍, 1982 年 9 月竣工使用,县中搬到新址, 1984 年秋,原校址改称为武宣县教师进修学校。

  由于食堂边水井的水质并不符合饮食条件,只能洗菜洗衣之用,学校长年专门雇请 8 名水夫到西街码头挑水,以供师生饮水之需,直至 1962 年县城设自来水后终止。

遗存的老武中厨房

  十字街老粉店 位于武宣县城老十字街中心,这里集中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店铺遗迹,这是古城区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区,紧密连缀着店铺,钱庄、当铺、肉市、烟酒、洋纱杂货等等,几乎包容了当时商业的行当。

十字街老粉店

  明清年代城内的街道仅宽 3~ 4 米,为青砖石块铺路,铺店大多分为前店后宅式、下店上宅式或前店中坊后宅式等亦店亦宅特色。各行各业买卖兴旺。城内建有官衙、市街、庙宇、学校等,城区面积 1.15 平方公里。

  为将旧城区十字街道进行拓宽改直工程,在原拆除东门之后, 1971 年拆除南门城楼。 1973 年县财政拨款 12 万元,机关和街道居民集资及义工,拆西门及城墙,全城居民倾巢出动,「人海战术」 如火如荼,改建后的街道宽 5 米,东街长 207 米,西街长 250 米,上、下南街长 406 米,上、下北街长 450 米,河边街长 900 米,多为三合士和砖石路面。县城建设开始向北、东方向发展。 2010 年城区面积达 15 平方公里,比 1949 年扩大 13 倍。县城人口 13.5 万人。

  

  资料来源:来宾市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2024-11-19恬淡熨斗古镇 被时光遗忘千年
2024-11-19杉坪村
2024-11-19吐鲁番麻扎村 维吾尔风情黄土庄
2024-11-19仙雾河湾寨 秀美古酉阳
2024-11-15游旧州古镇 感旧朝遗风
2024-11-15石门村